败光20亿!潮汕大佬公开承认跑路,发微信通知员工:已到英国勿念及工行正式回应!疑
前言
“当大家看到这个信息的时候,我已经在英国的土地上了。”。
很难想象,现在老板跑路,都这么无耻大胆了。
4月16日,林春浩直接扔出来一封“致辞信”,言辞恳切地发表“跑路宣言”,称已身处英国,随后直接退群、失联,只留下一群面面相觑的员工…。
惊雷乍响
2025年4月16日下午,林春浩在工作群里发了一封信,那封信,字里行间透着一股子炫耀劲儿。
他轻描淡写地说,公司从客户那儿融的13。4亿早就花光了,自己还倒贴了7。2亿,让大家“自行追债”。
话音刚落,人就退群、关机,消失得无影无踪。办公室里,留下一帮人面面相觑,傻眼了,估计心里把林春浩骂了个底朝天。
太阳照常升起,但“林春浩跑路”、“金钥匙塌房”的消息就像病毒一样炸开了。深圳、中山、佛山……多少投资者手里攥着的《市政项目合同》,一夜之间变成了擦屁股都嫌硬的废纸。
想想看,那可都是毕生的积蓄啊,一下子打了水漂,能不急疯吗?许多人捶胸顿足,悔不当初,可世上哪有后悔药吃。
更让人吐血的是,就在这惊天大雷爆出来前一个月,金钥匙还在扯着嗓子吆喝他们的“市政工程债权”项目,甚至拍着胸脯说“3月份追加投资,多给1%的收益!”这哪是送福利,分明是磨刀霍霍,准备在跑路前来一波关门前的“最后收割”!真是把镰刀使得炉火纯青。
谁是林春浩?
这位林董,平日里给人的印象,那叫一个滴水不漏。自称英国留学归来,工商管理博士、金融学硕士,金光闪闪的履历,还在大金融机构当过战略投资顾问。
2014年,他从父辈手里接过摊子,成了个“创二代”。至于家里第一桶金怎么来的,他总是笑而不语,讳莫如深,让人摸不着头脑。
有老乡透底,林春浩是广东潮汕人,他爹早年倒腾电子元件,后来转行给日化品牌做代工。林春浩接手后,觉得老路子没啥奔头,这才拉起大旗搞了金钥匙控股集团,一头扎进金融、互联网的浪潮里,想玩点大的,结果还真玩“大”了,只不过是把投资者的钱玩没了。
他头衔那更是一长串:某某委员、某商会副会长、诚信企业家、大学特邀导师……2022年集团庆典,他对着镜头侃侃而谈,说要“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善”。
手笔也大,动辄捐款百万助学,把自己打扮成乐善好施的大善人,还说父母信佛,自己投资是为积福,不是图钱。现在看来,这福是积给自己的,灾却留给了别人。
跟他打过交道的人,都说他谦逊有礼,没一点老板架子,公司搞活动,他能挨桌敬酒,让人如沐春风。他还特意带记者参观办公室,指着行军床和淋浴间,暗示自己是“工作狂”,常年吃住在公司,把戏做足了。
可谁能想到,这位满口“三有”的企业家,转身就跑去英国“开始新生活”了呢?真是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金钥匙这套把戏,比那些P2P网贷可要“高级”多了,它太懂投资人想要什么了,知道大家迷信什么。第一招,就是给自己披上一件“国企背景”的虎皮大衣。
可这“国企身份”,纯粹是扯淡!海泊鑫的控股股东,看着一层层往上倒,好像真跟某个市物资局沾亲带故,其实呢?那是花钱在淘宝上买的“挂靠”服务,挂的那家安阳市金属材料总公司,早就是个被列入经营异常的空壳子,连人都找不着。
这操作,跟街头算命先生给自己挂个“神算子”招牌差不多,唬的就是外行。
至于他们吹得天花乱坠的“市政工程债权九号”项目,说什么底层资产是深圳某劳务公司在山东某个地铁项目的42亿应收款,还煞有介事地亮出“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动产担保登记证明”,更是破绽百出。
项目也许真有,但合同是不是真的,钱数对不对,谁去核实过?鬼才知道。反正就是一堆普通人看不懂的材料,糊弄你没商量。
更绝的是,这家“经典劳务公司”,以前的注册地址竟然跟金钥匙、海泊鑫在一个地方,公司监事章逸柔,长期在金钥匙领工资。海泊鑫的法人张俊青,还有关联公司海泊鑫创投的法人余磊,也都在金钥匙的工资单上挂着名。
闹了半天,这金钥匙和海泊鑫,根本就是左手倒右手,一伙人演双簧呢!培训老师业绩好了,就能摇身一变,成了“海泊鑫经理”,继续忽悠客户上钩,这套路深不见底。
受害者案例
中山的刘阿姨,就是这么一步步掉进坑里的。一开始,她是被金钥匙的免费理财课吸引过去的,心想学点东西总没坏处,还能打发时间。几天课听下来,什么“钱要分散投资”、“投资就是投人”的道理,让她觉得挺有道理。
于是掏了2800块报了个进阶班。课上,老师带着她买卖短期债券,还真赚了点小钱,让她尝到了甜头,警惕心也放下了不少。
课程一结束,老师就“好心”地透露“内部消息”,推荐了海泊鑫那个年化收益6%到10%的“国企固收理财”。刘阿姨呢,专业术语一窍不通,但就认准了“国企担保”这块金字招牌,再加上金钥匙在当地还有个正儿八经的营业部,看着挺靠谱,不像骗子。
一来二去,先投了50万,后来又稀里糊涂追加到了190万。这笔养老钱,如今怕是要血本无归,哭都没地方哭去。
海泊鑫这产品的门槛也设得特别勾人,最低2000块就能投,比起那些动辄百万起步的私募基金,简直太亲民了,谁都能掺和一脚。再加上早期投钱的人确实拿到了利息,一传十十传百,你拉我我拉他,雪球就这么越滚越大。
林春浩后来的财务报表自己都承认,从2024年开始,公司早就是拆东墙补西墙,拿新投资人的钱去填旧投资人的利息窟窿,典型的庞氏骗局,就看鼓声什么时候停。
林春浩在那封“跑路宣言”里,把自己说得那叫一个委屈。他说募集来的钱都花在经营开销、支付利息和工资上了,自己还倒贴了七个多亿。
他还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数落自己过去的失败,什么P2P清退、移动支付业务黄了、恒大商票兑不了现等等,说自己屡败屡战,这次实在顶不住了。这番说辞,听着倒像个悲情英雄。
他还装出一副“义薄云天”的样子,说所有问题他一个人扛,跟别人没关系,公司完蛋是因为他把钱私下挪去炒股、炒币,结果连着自己的家当一起赔光了。这些话,听着好像挺悲壮,可信度有几分呢?他真的一分钱没揣兜里就跑了?这话骗鬼呢!
林春浩那么多头衔里,有一个叫“英国华人房地产协会副会长”,这个细节特别扎眼。这协会是干什么的?人家自己都毫不避讳,宗旨之一就是帮国内有钱人把资产转移到海外去。
林春浩身为副会长,这里面的弯弯绕绕,他能不懂?他偏偏选择了英国当落脚点,你说他是不是早就给自己在那边备好了安乐窝,铺好了后路?这棋下得够大。
这些年,从商界大佬到公司高管,削尖脑袋往英国“润”的例子可不少见,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不成文的“潜规则”?
林春浩三月份放出的大额奖励,刺激业务员们拼命拉客户、拉亲友追加投资,公司当月业绩噌噌往上涨,创了新高。这笔天文数字的钱,到底是像他说的那样“消耗殆尽”了,还是早就像变魔术一样,被他悄悄转移到海外去了?这恐怕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外人只能瞎猜。
结语
现在,深圳福田警方已经立案了,中山、广州各地的苦主们也纷纷去报案。可林春浩人早就在泰晤士河边吹风了,钱想追回来,比登天还难。这出精心导演的“杀猪盘”,又一次把“熟人”和“高息”这两味毒药的威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信息源。
1。《“十几亿元募资已花光”!投资公司董事长发公开信称“跑路”英国,假国企骗局背后藏着多少猫腻?》每日经济新闻。
2。《林春浩:传承家族使命,创造美好生活》深圳潮汕青年协会。
3。界面新闻《起底13。4亿元假国企理财骗局》。
工商银行。
对网传一客户在该行购买金条。
发现疑似杂质相关情况。
作出正式回应?。
5月9日晚间,记者从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嘉定支行获悉,近期,一位客户在该支行辖属南翔支行购买了两款金条。5月7日,网传在上述金条剪开加工过程中发现疑似杂质,经核实,该情况不属实。
工行上海市嘉定支行表示,该行高度重视此事,已与客户取得联系,安排相关金条生产厂家进行了现场核实,未发现明显异常情况。此后,经与客户协商一致,上述两款金条送至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国家金银制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上海)进行质量检测。送检、领取检测报告环节,均由上海市嘉定公证处办理证据保全公证。
“经检测,两款金条检测报告均记载‘检测结论:金含量为99。99%’,无质量问题。经上述质检机构以专业方式清洗,疑似杂质已脱落,应为金条售出后的外部附着物。以上结论均获客户认可。”工行上海嘉定支行表示。
工行上海市嘉定支行称,“我行将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全力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提供优质金融服务。工商银行对所销售的金条都提供回购服务,请大家放心。同时,也诚恳希望大家不信谣不传谣,共同维护良好网络生态。感谢大家的关心,欢迎大家监督。”!
记者注意到,该网友购买的为“如意金”,即中国工商银行自行设计,带有“中国工商银行”标识的、经过上海黄金交易所认证的黄金指定加工企业铸造的、成色为AU99。99的条块黄金,规格为20克、50克、100克、200克、500克、1000克六种。其他规格的品种,客户可通过工行柜面或电子银行进行查询。
工商银行提供“如意金”积存业务,即工行按照与个人客户的约定,为客户开立如意金积存账户,记录客户在一定时期内购入该银行如意金条产品并存放该银行的负债类业务。在工行规定的业务办理时间内,客户可采取零购整取的方式从该银行买入如意金条产品。对于如意金积存账户内的余额,客户可选择在工行提取实物或赎回。
近段时间,国际金价持续波动。2025年以来,受到各种因素推动,黄金的上涨幅度超过预期。多家商业银行也多次发布风险提示,提醒投资者注意贵金属价格波动风险。
转自:澎湃新闻!
来源: 上观新闻。